孩子的教育成功離不開家長和老師的配合
【來源:易教網 點擊數:350 更新時間:2023-03-11】
孩子的成長可以折射出家庭教育、學校教育以及社會的方方面面。 當家庭、學校、社會三方達成共識,形成教育力量時,孩子自然會綻放出燦爛的光芒。
父母和老師該如何合作呢? 多一份理解,多一份從容,多一份等待。
尊重老師,從父母開始
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,老師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,而尊重老師是父母和孩子走向老師的第一步。
尊重老師,家長首先要給孩子示范,尊重老師的勞動,在孩子面前肯定老師的付出。
有些父母喜歡用老師嚇唬孩子。 “如果你再不聽話,明天我就告訴老師! ”這樣不僅達不到教育的目的,而且孩子容易給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,孩子會害怕老師,討厭去幼兒園。
和老師結盟
“親其師,信其道。 ”。 這句話也告訴父母,應該明白的是,盡可能在孩子面前衷心地多夸獎老師。 學會以賞識老師的眼光看待老師,畢竟父母和老師是同一個戰壕里的戰友,一定要和老師結成同盟軍。
家長應該保持和老師和諧相處。 老師的工作很辛苦。 如果認為老師教學方法有漏洞,父母應該向幼兒園反映,不能和老師直接沖突。
不要總是嘮叨老師的“不是”,批評老師。 有些父母在孩子面前和老師吵架。 這樣,孩子就會對老師產生排斥反應,久而久之,孩子就會受到不良影響。
父母可以和老師表達自己的想法,但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達自己的情緒。 因為,孩子年輕,心智不成熟,偶爾一兩句話就會產生影響。
孩子有時會在父母面前埋怨老師。 父母會聽,但絕對不能幫腔,也不能助長反感情緒。 要幫助孩子理清情緒,教育孩子學會接受老師,用真誠的笑容與老師大膽交流,共同成長。
與老師溝通的原則
1 .請對老師抱有充分的信任
無論是你主動找的老師,還是被動找的老師,在交流過程中,都要充分信任老師。 老師可能會對你“告狀”。 在你看來,這些“告狀”有時夸大了事實。 你也必須信任。 老師之所以提出這些問題,都是因為想教育好孩子。
2 .溝通要有一致性
和老師溝通的一致性最重要的是時間。 因為老師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安排,如果時間不合適,突然去幼兒園找老師,或者老師抽不出時間接待你,不僅破壞了交流的氣氛,可能也沒有好的效果。
3 .做到內容上老師能接受
選擇什么樣的內容與老師溝通是非常重要的,如果能引起老師的興趣就更好了。 但是,即使是老師無能為力的事情,其實父母也可以用交流的態度來請教。
4 .需要表達明確
“x老師,XXX最近在幼兒園怎么了? ’不知道有多少父母遇到老師會這樣問。 老師面對這樣的問題,一般只能用“好啊”來回答。 這樣的話,就失去了和老師交流的機會。 父母需要明確自己的想法,保證交流的效果。
5 .溝通渠道和方式的多樣性
和老師交流的途徑和交流的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。 例如,父母應該根據自己的目的,通過電話和網絡等多種方式創造與老師交流的機會。
6 .溝通的持續性和連貫性
交流其實是一個沒有終點的過程,為了達到讓孩子進步的目的,有時需要持續、連貫地與老師交流。 即使通過交流解決了現有的問題,父母也能就此感謝老師。 千萬不要讓老師以為你一向老師提出問題就完全不聽了。
7 .受眾能力的差異
因老師而異。 在a老師看來孩子可能沒有任何問題,但是去b老師那里的話就有問題了。 父母要接受老師對孩子評價的差異,也要尊重老師自身存在的差異,不要因為孩子有不同的評價,就給老師貼上“好或不好”的標簽。
家長和老師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是促進孩子更好發展的根本途徑。 家長和老師能否有效合作,直接決定著教育的效果。 所以,父母們想讓孩子成功,所以早點和老師積極溝通吧。
微信掃一掃,用手機看該文章
微信掃一掃,關注易教網公眾號
